《破碎的记忆》出中文版后通关几次,写下了以下东西。当然,我也看过其他人的赏析,再综合了自己的体悟,算是对这作的一个小小的总结吧。欢迎大家讨论。
这次的《寂静岭》我觉得是这几年来最出彩的一次。它摒弃了暴力血腥,神秘宗教等虚无缥缈的东西,从人性的本质上去营造一种恐怖,压抑的气氛。而这种恐怖,却恰恰直击人心——我们害怕的往往不是外界的刺激,而是自己内心的负罪感。
有人说过,这作并不是一代单纯的重制。这个观点我深表赞同——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“爸爸找孩子”的游戏。
众所周知“自闭症”的治疗并不在于心理医生,而在于患者自己内心的突破。心理医生的作用只是引导。而整个游戏过程就是雪柔被心理医生所引导的过程!这也是一直贯穿在游戏过程中的。
首先是父亲的死亡、搬家:雪柔在7岁左右,父亲与母亲离异。而后父亲的死亡使她受到了第一个打击。但我认为这次的打击并没有人们认为的那样严重——一个7岁的女孩,能对这个世界有多深刻的认识呢?当然,孤独、失落是有的,但并不会是一个活泼的孩子(从开头动画可以看出雪柔的活泼可爱)变得忧郁。
而后随着游戏的进展,我们来到了郊区的森林,在这里,雪柔受到了第二个的打击:在森林里迷路,随后遭到了强*!这些全是可以从剧情中推理出来的,也是许多玩家的共识。
根据剧情,当时知道此事的不是一个人,而更可能是许多人目睹了惨剧的发生,这对雪柔的心理上造成的打击恐怕更胜于强*本身——孤立无援!
接下来描述的是雪柔的高中(并遇到了歌女米歇尔):通过对高中生活的侧面描写,在我们面前活生生的展现了一个高中社会——活力四射但也充满了阴暗(窒息游戏、毒品、狗仔队)。在这其中,雪柔是个特例:冷淡,既是对同学的冷淡,也是对性的冷淡。但在最后,却爆出了她和老师有染的惊天内幕!在这里我必须指出,这种关系是不是一种交易并不能草率的下结论。
然后就是达利亚的出现——断桥——冰封——死亡——女警救人并欲告知实情——再冰封——逃出医院并遇到护士丽萨——丽萨死亡、女警再次欲告知实情——第三次冰封。——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不会觉得冰封的次数过多了一些?
再然后剧情进展到了百货商店:在这里,我们了解到雪柔高中毕业后的情况,在这里找工作,还偷东西,最后杀人并被捕(可以从最后女警的那张照片得知)。这是对她的第四个打击。
再接着到了新家的场景:在一个当铺的楼上(这是不是也暗示了雪柔母女后来的谋生手段呢?),狭小的房间中不停的播放着儿时与父亲玩耍的画面——也暗示了经过数次的打击,雪柔内心中对死去父亲的怀念与依恋。这也是雪柔这些年内心生活的写照。
临近尾声,我们来到了雪柔儿时玩的游乐场,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那标志性的王子救公主的布景。这里展现了雪柔儿时的欢乐及一家三人其乐融融的场面,而这些确实雪柔后来再也没经历过的。
最后主角上了船,并与达利亚激情一夜。醒来后发现世界以冰冻,四周一片黑暗,只有灯塔的亮光,一路狂奔并坠河,最后由女警告知实情,进入灯塔,结局。
结局是多样化的,我大部分的结局是哈里被冰封了。
剧情大致就是这样,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剧中人物。
[NextPage]
首先先确定一点:游戏中的世界均是雪柔的心理世界,其中所有的事件都是雪柔的经历!只有面对心理医生考夫曼时才是现实。
一.哈里 梅森
有人认为主角是心理医生的一个棋子,用来引导雪柔,但我认为这并不准确。我觉得哈里应该是雪柔自身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方面,是希望、光明的集合体,也可以是所谓的“良知”。雪柔悲剧的过去使得雪柔内心被冰封,而其中好的方面则汇聚成了一个点,而这个点的载体就是哈里——她的父亲,那个她记忆中温柔体贴的父亲。
哈里存在于冰封的寂静岭中,正是雪柔内心的希望被现实中的残酷所封锁的象征。而每次哈里将要接触真相时,世界会被冰封,也正是雪柔内心的一种自我保护——她不希望自己心中最后的希望接触现实的残酷,所以她要冰封这个世界,设置种种困难来为难哈里,但并不会杀死他——这也是是雪柔不想扼杀她最后的希望(这点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。)。但我们应该明白:人在做,天在看,我们永远不能欺骗的就是自己的良知。所以雪柔仍给出了许多的门,这其中有通往真相的路。这也是她对自己的一种救赎。
而返回头我们再看结局,除了传说中的UFO结局外,BE就是哈里碎了,雪柔回到了母亲(现实)身边。还有就是GE,哈里仍活在雪柔的精神世界中。但我们不难发现,所谓的GE中,哈里无一例外的都堕落了!这也象征着雪柔内心的希望的陨落,良知的堕落,精神治疗失败了。而BE中哈利被冰封了,但它所代表的希望却扩散到了雪柔的内心中,这是雪柔的自我突破,冰封的记忆开始融化了。最后考夫曼说,雪柔仍会回来,也代表着他的治疗有效。(雪柔之前已经换过许多医生了)
二.女警(名字忘了……)
女警的存在有的人解读为雪柔人性中善的一面,但我认为她其实是医生考夫曼的化身,因为整个游戏就是考夫曼对雪柔治疗的过程!是考夫曼帮助雪柔了解自己,正视自己不再是那个7岁女孩的过程!这有依据么?有的,请注意女警出现的场景:
1. 告知哈里原来的家的地点,这正是雪柔所不希望面对的:父母离异并搬离了原的家。而在哈里回家的路上,世界冰封了,雪柔不想面对这一事实。
2.哈里找到了那个家,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。这是女警又出现了并带着哈里来到了郊区森林,就是雪柔另一大伤心地。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,这条路是向市中心的反方向开的!很难想象小镇的警局在郊区!这位太不合情理了。而且车上女警也暗示性的提到,她过去没见过哈里,她的父亲也死了。
在森林中,哈里发现这里充满了血腥,暴力及残忍,并且好像有个女孩在这里经历了某种不幸——逃离冰封后了解到,一个女孩被强*了!
3.发现高中后女警来了电话,将哈里引向了学校体育馆。在学校中,哈里了解了学校的方方面面——窒息游戏、毒品、恋爱等等。最后在歌女米歇尔的指引下得知有个女孩叫雪柔 梅森,但已经高中毕业。通过照片我们会发现,这个女孩就是森林中被强*了的那个!
后来在调查到雪柔新家地址后世界被冰封——这也是雪柔不愿意面对的——新家里只有对父亲的回忆。而在逃跑过程中,哈里又惊讶的发现,原来雪柔与老师有染,并被同学发现了!!!前文说过,这是雪柔的第三个悲剧。
4.是桥断,达利亚被“淹死”后救了哈里,并欲告知哈里真相时被冰封。就我理解,可能是考夫曼认为雪柔已经对自己有了足够的了解,他的治疗已经接近成功,雪柔已经可以接受真相了。但没想到却遭到雪柔内心的强烈抵抗,并引发了雪柔情绪的强烈波动。这也是哈里这段时间反复进入冰封世界的原因所在。
这之后,在丽萨死后,女警又要告知哈里真相却再一次惨遭冰封。这可以认为是考夫曼的第二次尝试,但华丽丽的再次悲剧。至于考夫曼选择这两次时机的原因,我在下文中会有详细解释。
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女警没出现,可以认为是考夫曼在总结失败的原因,并对雪柔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
5.在结局前女警再一次出现先是以彩信的形式告知哈里雪柔的现状,随后又亲口对哈利讲述了哈里已死、雪柔已经25岁的事实。这其实就标志着雪柔已经面对现实。怪物被冰封,游泳时水中的回忆,哈里来到了诊所也都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。
[NextPage]
三.米歇尔、达利亚、丽萨
将她们三个人放在一起是有原因的。她们三人独立出现于游戏中并在游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根据“世界是雪柔精神”这一推断,她们三人也是雪柔的意识。(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达利亚活了死,死了又活)就我所想,她们应该是雪柔的潜意识。在潜意识中哈里应该接触真相,所以米歇尔帮助哈里找到了雪柔的档案。年轻的达利亚开车送哈里回新家……但在达利亚经不住哈利的拷问时,桥断了,汽车沉到了水底,世界再次冰封。冰封后车窗上出现的字正是雪柔此时内心的独白。这也让考夫曼认为时机(第一次)已经成熟。但出于对雪柔自身的保护年长的达利亚又劝阻哈里不要接触真相——血泠泠的真相。(第一次往新家打电话时,达利亚的声音充满了恐惧,也正说明了这一点。)
而在考夫曼第一次试探失败后,雪柔又再一次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好,在医院中陪伴自己,思绪更加混乱,这也是丽萨出现的前提。
丽萨出现时也是遭遇车祸。带领哈里回家后自己洗澡,吃哈里给的药,对哈利十分的依赖。但最后却将哈里赶走。后来又给哈里打电话,希望哈里回来救她。这其中充分体现出雪柔此时潜意识里的混乱——既不希望哈里离开,又希望哈里去了解真相。最终雪柔思绪的混乱和对自我的否定导致了丽萨的身亡。也正是这种混乱让仍不死心的考夫曼认为这又是一个机会。
其中,和米歇尔,丽萨漫步时的对话很关键。米歇尔表明的是雪柔对待爱情的心态:向往而又有些不知所措。丽萨所表明的是毕业后的生活状态“活着一直都像睡着了一样,就是这样出车祸的”——麻木的生活。
达利亚不是雪柔的生母,在游戏最后可以看到雪柔的生母是金发,而达利亚一直是黑发。最后哈里得到的连缀里的照片也证明了这一点(那女人很像雪柔……)。
四.雪柔
可以说雪柔的人生就是一个茶几,上面放着四大杯具及无数的小杯具。
父母的离异,父亲的死亡,搬家、被强*、与老师有染、工作不顺心,偷东西、杀人、入狱、自我封闭……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否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。但也可以理解,这就是艺术作品中所树立的典型。
在游戏开始时,并没有哈里离婚时离开家的画面,但在最后,她回忆起了父亲的离开。而在哈里逃亡的过程中,几次解谜也都与雪柔的童年有关:在森林中:与父母出游,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。可在孩子受伤后,两人的反映不经相同。在医院里:只有哈里陪伴雪柔,母亲并未出现,但在最后,母亲还是表达了对孩子深深的爱。在商店里:父亲陪伴着孩子,在不同条件下,有时会在对话中表达出父亲可能已经出轨。而在最后一个,就是在游乐场中,却是一家其乐融融,十分和谐。而这正是雪柔所向往的。
在雪柔的一生中充斥着各种悲剧,这也使雪柔不断回忆着自己的父亲,在心中树立正面典型。而对这个典型的爱恋,又促使雪柔的性格更加的扭曲,一个恶性的循环。